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重新 试卷 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电子商务 > 要闻 > 正文

解密小米生态链:3年90家和5千万台联网设备

发布时间:2017-06-11 10:25 所属栏目:40 来源:亿邦动力网
导读:小米在智能家居以至整个物联网领域的沉浮,江湖上广有讨论,尤其是主人公去年出了一本自传式的模式解析大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在书中,小米从头到尾交代了打造生态链的初衷(物联网的预见)、布局思路(由点到面)、商业模式(战略投资)、产品定位

小米在智能家居以至整个物联网领域的沉浮,江湖上广有讨论,尤其是主人公去年出了一本自传式的模式解析大全《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在书中,小米从头到尾交代了打造生态链的初衷(物联网的预见)、布局思路(由点到面)、商业模式(战略投资)、产品定位(带科技感的极致单品)、定价体系(薄利,加价10%到20%)。

2013年启程,以少量持股、资源支持的方式,小米合作了90多家企业,如今年营业额过亿超过19家,超过4家过10亿。

这种类孵化的合作关系初期极为紧密,小米不仅仅提供了资金,还输入了设计研发的技术能力,以及“颠覆制造业”的品牌背书。双方延续小米的战术打法,迅速把极致单品的火从手机烧到了家居类消费的红海里,移动电源一个产品一年创造接近20亿的营收。

但是,幼鸟羽翼丰满之后必然离巢飞翔,这也是一场盛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米不得不面对生态链企业或自己布线下门店,或独创高端品牌的局面。

当然,在小米对智能家居的构想里,硬件为底层建筑,技术为水泥,筑起的是数据,以至电商和服务的新世界。

(饭煲的成长阶梯也是小米的进化缩影)

小米一再强调,希望生态链企业专注于产品本身,把物联网的搭建交给自己。现在来看,这不失为不具家电基因的互联网玩家闯荡智能家居界的蹊径。

通过由点到面的布局,以互联互通的嵌入式芯片、云、APP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平台,积累5000万的设备联网。

更进一步,硬件衍生的生态链电商(原嵌入米家App,两个月前独立出来,也就是小米自己说的遥控器电商)营业额已达到20亿元。

去除粉丝滤镜以及理想的丰满,小米的商业图景也不是一派大好,市场竞争激烈,三年迟迟未深入大家电类目,投资企业试图单打独干……

小米的生态链到底跑得多远了?有啥烦恼?怎么回应江湖老少的吐槽?最近,大家居电商圈约到了小米生态链副总裁高自光,来答(接)疑(受)解(被)惑(怼)。

以下是大家居电商圈与高自光的精选问答:

大家居电商圈: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智能家居玩家,小米对怎么看友商们的产品?

高自光:大家以为小米很极客,其实用一下产品会发现还很实用。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都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我们不会强调如何智能,有多少个传感器,怎么远程控制,还是回归产品本身。

因为小米认为,智能化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就像现在的空调慢慢走向变频空调一样,并不意味着做智能的产品就好卖,好用,好贵。

智能只是一个基础技术,从最简单的到很复杂的人工智能,程度都会有不同。

我们认为,未来将来屋里所有开关,灯光都是智能的,也许过五年十年以后,这就是家家户户的基本生活配备了。

现在消费者买产品的时候绝对不会因为云怎么好,空气净化器连网永远不掉线去买它,还是看空气净化器本身。

大家居电商圈:众所周知,小米通过投资企业布局生态链,产品冠以小米品牌,在米家上销售,但外界也对“血统纯正性”持有质疑。我们比较好奇,除了投资人的身份,小米的团队如何管理这些企业,具体架构如何,如何把控产品?

高自光:其实两方的对接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流畅,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不流畅。

我们现在有400人的团队,管理接近一百家企业,覆盖员工数超过五千人,其实下面员工我们管不到,只是跟企业高管沟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小米生态链的管理团队分成两部分:一小部分负责投资及投后管理,一部分负责通用技术开发。

我们的投资人是个精英型团队,很多是小米的创始员工,对小米价值观有深刻认知,在小米内部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在全行业来说他们的身份都比较特别,几乎都是工程师。创始初期的工程师经过七年战斗下来想歇一歇,不做写代码的工作,只做投资和产品管理。

我们的投资人可能对财务一窍不通,估值、打款这些财务的事情给财务去做,投资人跟高管谈的是产品,每个人根据所长对应一个特定领域,比如声音的就涵盖耳机、音响等,他们担任项目经理的角色,从产品定义、研发、生产、品控、销售到价值观统一都要管。我们的产品做得很统一,因为都是小米参与进来的。

剩下的还是工程师,负责做底层的通用技术,比如智能家居整个技术平台、家用摄像机技术。

小米和生态链企业之间各有分工,小米关注产品怎么连网、通信,如何自动化、手机控制,生态链企业专心做好产品本身。

一方面有些技术投资公司做不了,另一方面投入也太大了,比如云平台和智能芯片,云平台的搭建需要十个亿,这对于创业者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创业团队把精力放到产品身上。

大家居电商圈:小米与投资企业在单品研发上联系紧密,但是伴随企业成长,有一天脱离生态链怎么办?比如,华米已经做了和小米不同路线的高端品牌。

高自光:我们的投资企业看似是下属,实际是完全独立个体,我们也不是大股东。

理论来说,小米对自有品牌不鼓励也不反对,依团队自身的发展来决定。尤其是不在小米平台上面卖。如果他在小米平台上面卖我们还是尽可能希望价格能低一点。

小米与他们合作,至少可以在早期给到很大的帮助,尤其在品牌背书、产品的定义,甚至工业设计以及供应链有的也是小米帮着做的,这个过程对团队提升、公司成长有很大帮助。

还有一家做厨电的生态链企业,自己开了大概上千家自营店,我们不干涉。

如果企业发现没有必要跟小米合作了,没有关系的,我们还可以找第二家,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切换。当然,小米的生态里有这么大的流水,虽然毛利不高,但商业的大趋势就是价格贵的难以存活,企业自己会平衡的。

最后,作为股东,我们的心态也很开放,乐于见到企业的成熟。

大家居电商圈:3年的时间,小米投资了九十多家企业,30多家发布了200多款产品,传统家电行业每年都要出新品,你们的速度为什么这么慢?

高自光:现在基本每周或者两周有一个新品上市,一年有三十到五十个新品,投资公司数量也还在增加。

今年播种两年以后能够有果实,我们2017年投的公司做新品,到2020年或者2019年才能出产品。

小米周期特别长,最长最复杂的是扫地机器人,花两年半,电饭煲也是两年,空气净化器一年,相对简单的产品稍微短一点,插线板11个月,再短也得半年。

传统家电企业在掌握了基本技术之后,每年主要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稍作改动推出新型号。而小米是利用新的技术完全重新做一个,不希望从市面上抄一个最简单的,去找代工厂生产就面世。

我们要研究很久才会动手,动手之后,产品不满意也许会直接废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研发周期长原因,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比市面行业上有一些颠覆创新性在里面。

我们曾做过一款手动牙刷,众筹过一代,但之后做废了,隔五个月才正式上线。为什么?因为众筹完我们觉得有瑕疵,对企业来说要吃很大亏,损失开模费用以及时间成本,至少两百万人民币。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