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协议入门(5)
浏览网页用的是HTTP协议,它的整个数据包构造是这样的:
HTTP部分的内容,类似于下面这样:
我们假定这个部分的长度为4960字节,它会被嵌在TCP数据包之中。 9.5 TCP协议 TCP数据包需要设置端口,接收方(Google)的HTTP端口默认是80,发送方(本机)的端口是一个随机生成的1024-65535之间的整数,假定为51775。 TCP数据包的标头长度为20字节,加上嵌入HTTP的数据包,总长度变为4980字节。 9.6 IP协议 然后,TCP数据包再嵌入IP数据包。IP数据包需要设置双方的IP地址,这是已知的,发送方是192.168.1.100(本机),接收方是172.194.72.105(Google)。 IP数据包的标头长度为20字节,加上嵌入的TCP数据包,总长度变为5000字节。 9.7 以太网协议 最后,IP数据包嵌入以太网数据包。以太网数据包需要设置双方的MAC地址,发送方为本机的网卡MAC地址,接收方为网关192.168.1.1的MAC地址(通过ARP协议得到)。 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而现在的IP数据包长度为5000字节。因此,IP数据包必须分割成四个包。因为每个包都有自己的IP标头(20字节),所以四个包的IP数据包的长度分别为1500、1500、1500、560。
9.8 服务器端响应 经过多个网关的转发,Google的服务器172.194.72.105,收到了这四个以太网数据包。 根据IP标头的序号,Google将四个包拼起来,取出完整的TCP数据包,然后读出里面的"HTTP请求",接着做出"HTTP响应",再用TCP协议发回来。 本机收到HTTP响应以后,就可以将网页显示出来,完成一次网络通信。
这个例子就到此为止,虽然经过了简化,但它大致上反映了互联网协议的整个通信过程。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