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之路该如何走?
预计区块链应用将在某个时候以一种资产类别的面目出现,这个迭代过程可能需要十年时间。当变化到来时,它可能将来自于财团而不是初创公司。“市场可能低估了银行和托管人的开放优势。
成本分担:如果想让共享的区块链像可以相互协作的工业用水电燃气那样运作,就需要银行共同分担建造相关基础设施的成本。考虑到各银行千差万别的规模和对定制化的需求,公平合理的成本分担可能会是个挑战。
区块链是否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弹性?银行必须进行广泛研究,确保他们使用的任何区块链在面对攻击时,至少像他们现有的基础设施那样安全。
原文翻译:
自从2008年中本聪公布了自己设计的比特币概念以来,区块链编码作为这种加密电子货币的底层技术,逐渐成为了希望与恐惧的源泉,以及被大肆吹捧的对象。从理论上说,灵活的初创公司可以开发基于区块链协议的软件,以期提供一种更安全、更快速、更低价和更透明的办法,替代银行、券商等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和复杂的清算流程。这是巨大的机遇(目前主要集中于交易后处理),但对现有金融机构而言也是挑战和潜在威胁。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全球洞察:区块链在银行业:颠覆性威胁还是工具?》(Global Insight: Blockchain inBanking: Disruptive Threat or Tool?)指出,在实践中,现有金融机构下力气打造授权式区块链(一种数字化分布式账本,授权用户可以记录、处理和核实交易),以简化操作和节约成本。总之,华尔街看到了利用这种新工具来打破自身体系复杂性的机会。该报告合着者休·范·斯蒂尼斯(Huw van Steenis)和贝特西·格拉塞克(Betsy Graseck)说,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银行降低众多复杂流程的混乱和成本。斯蒂尼斯是摩根士丹利欧洲金融业研究主管,格拉塞克是摩根士丹利美国大型银行分析师。虽然金融业区块链的广泛采用可能还需要十年时间,但交易所、托管人和中央证券存托机构应该会在未来的12到18个月里更快地看到变化。
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将需要漫长的时间、监管机构的许可和行业的缓慢采纳,但通过精简和成本更低的操作以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和投资者将受益匪浅,对金融业本身也大有好处。
“为了提高效率,并与技术食物链的其他部分实现无缝衔接,行业区块链必须简洁明了,使各方都能利用和理解它。”
财团路线
转变可能是渐进的。预计区块链应用将在某个时候以一种资产类别的面目出现,这个迭代过程可能需要十年时间。当变化到来时,它可能将来自于财团而不是初创公司。“市场可能低估了银行和托管人的开放优势。”格拉塞克说,“如果他们能简化流程、降低成本,他们将成为可怕的竞争对手。”
银行正在通过财团广泛地开展相关概念的验证。随着成功想法的出现,预计银行和相关中介机构将在监管机构的支持下达成统一标准,共同分担打造区块链的费用,无论是否需要借用他们的现有基础设施。超级账本项目(Hyperledger Project)和R3区块链财团(R3 Blockchain Consortium)各自都在进行很多的概念验证,吸引了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
最常被讨论的一个区块链技术潜在用例,便是广泛证券的交易后结算,包括银团贷款。当今的流程费用高昂,各方都依靠大量人力来审查、批准、核实和质疑交易。“如果交易各方使用同一个分布式账本,那么他们将获得更好的能见度,帮助加快决议的管理进程,这也应该能降低交易后结算的人力成本。”斯蒂尼斯说。
金融业采用区块链的10项挑战
金融机构和区块链的广泛采用之间存在很多障碍:
1. 性价比:区块链可以加快金融交易,但更快的速度并不总是意味着更高的利润。考虑到打造区块链系统的高昂成本,任何应用方案都必须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问题在于,现有金融机构能否利用区块链对现有基础设施的强化来提高安全性、速度、透明度和效率。”格拉塞克说。
2. 成本分担:如果想让共享的区块链像可以相互协作的工业用水电燃气那样运作,就需要银行共同分担建造相关基础设施的成本。考虑到各银行千差万别的规模和对定制化的需求,公平合理的成本分担可能会是个挑战。
3. 协调动机:金融食物链上各个环节的动机并非完全一致。对于同一条共享区块链,不同实体的关切点甚至可能互相冲突。但如果没有大量的用户,区块链就无法取得成功。
4. 演变的标准:用户希望在进行任何实质性投资之前,先确定一个标准。太多的选择可能会拖慢采纳的速度。考虑到大银行的资金更为雄厚,他们会处于标准制订的最前线。
5. 可扩展性:任何区块链都必须能够有效地实现规模化,从概念验证迈向成功实践。因此,大多数新的区块链方案都着眼于一系列的规则,包括如何限制用户,或者如何将区块链全部或部分集中化。如果没有那些规则,更高的能源成本可能抵消掉更低的人力成本带来的好处。
6. 治理:区块链需要一个管理机构来决定谁有权使用该区块链并负责维护。
7. 监管:在监管数字身份信息和跨境标准时所遇到过的挑战,在建设区块链体系时也得再来解决一次。
8. 法律风险:金融服务区块链的用户必须是可识别的实体,也许是通过唯一数字护照号码之类的体系进行识别。监管机构仍然会强制执行“了解你的客户”和反洗钱法规,不管用户采用了什么软件协议。
9. 安全:区块链是否提供了更好的安全弹性?银行必须进行广泛研究,确保他们使用的任何区块链在面对攻击时,至少像他们现有的基础设施那样安全。
10. 简洁:为了提高效率,并与技术食物链上的其他部分实现无缝衔接,行业区块链必须简洁明了,使各方都能利用和理解它。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