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助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数据与信息的传统处理方式,为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有效整合全方位的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组织效率、业务水平和整体能力,有助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然而,当前大数据在生态治理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难题,有必要以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为抓手,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大数据在生态环境治理应用中存在瓶颈 当前,受制于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传统行政思维,以及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的实现成本、发展平台、实施条件等难题,导致大数据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还不够顺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数据应用与共享机制。长期以来,有关生态环境治理决策往往基于经验而非数据,对数据的应用非常有限,仅用于基本的数字统计和报表。生态环境治理的推进缺乏共享机制支撑,业务条块的数据标准、技术、格式参差不齐,形成“数据孤岛”。与其他系统(如水利、农业、气象、林业、国土、自然保护区等)的数据仅限于一次性交换,缺少长期共享、合作的机制。 二是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我国虽然在2007年就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有关部门“不愿公开”“不能公开”“不敢公开”的思维观念和客观现实仍然存在,而且各自为政,引发工作衔接“梗阻”和制度漏洞,导致生态环境信息数据传递失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目前关于生态环境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基准、制度体制还不够完善,客观上制约了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生成与利用。 三是大数据相关技术欠完善。在数据采集方面,生态环境大数据包含文本、图片、视频影像、音频、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定位等多源异构数据,需要探索将之转换成相应的格式、类型,应用于生态环境决策、参考、监管中。在数据存储方面,传统的SQL数据库难以适应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需要研发创新性的、配套的分布式数据库。在建模分析方面,面对海量级的生态环境数据,需要探索使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模型、技术,进行挖掘、分析,提供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决策参考信息。 四是公众参与渠道不够顺畅。在听取公众诉求、与市民互动、处理意见投诉等方面还没有落到实处;现行的环评制度并没有体现公众的充分参与,以听证制为主的公众参与制度,需要予以完善和优化;在环保数据传递、政策落地等过程中,公众难以了解到相关的决策信息,往往只能被动接受有关政策,难有参与和发挥作用的空间。 相关阅读: 三大方向预测大数据技术发展未来趋势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