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消费者为什么坚信被大数据“杀熟”了?
日前,作家王小山一篇怀疑被互联网订票网站“大数据杀熟”的 微博 引起热议。尽管网站及时出面澄清,不少网友依旧对价格波动较大的机票表示不满:机票价格变化如此之快,真的不是航空公司在捣鬼? 近日,北京青年报对飞猪、 携程 、美团、 途牛 、马蜂窝五大互联网机票购买平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凌晨买机票便宜、早上买机票便宜、机票越早买越便宜、越搜价格越贵等说法都不完全正确。 各互联网平台先后澄清,民航部门出面辟谣,媒体亲测调查亦不少,但并没有明显降低“大数据杀熟”的热度和消费者的质疑。 客观地说,有关“大数据杀熟”,无论是指证者,还是反驳者,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境,就是都无法拿出确凿证据,或者说这本就是一个永远都无法确证的问题。且不说声称遭遇了“杀熟”的消费者只是基于个人经验,造成“杀熟”印象很可能包含着偶然性因素,即便如此次媒体的试验,很大程度上也只能得出一个“并不绝对”的结论。 所以,一个更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为何一个无法被确证的概念,能够俘获如此多的信任?消费者为何“宁可信其有”? 可以说,包括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在内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重新定义了人们的消费模式。这其中突出的变化之一就是,消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强。“大数据杀熟”概念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产物。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明码标价或者是线下讨价还价式的消费方式,它对应的是价格的确定性和消费者对于定价的部分参与权。但在OTA时代,这一切都不再一样。大数据分析、数据传输、搜索缓存等,在强化价格动态变化幅度乃至增加随机性的同时,也让消费者失去了对于价格确定性的参照和把握。这种背景下,“大数据杀熟”概念,正好满足了人们对于一套多变而复杂的动态定价体系可能隐藏猫腻的想象空间。 与不确定性相伴的是,人们在互联网消费环境中的选择看似增加了,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局面进一步扩大,在复杂而抽象的大数据算法面前,消费者的相对剥夺感甚至是被操控感,其实是更强了。由此催生的普遍的“弱者”心态,或直接强化对于强大的平台的猜疑和控诉冲动。有分析就指出,只要技术与平台都还在掌握在巨头手中,那么从“千人千面”到“千人千价”或许就只在一念之间。或许当下并没有哪个互联网巨头有动机这样做,但只要这个可能存在,对于用户而言,互联网公司终究“怀璧其罪”。 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巨头们几乎本能性的“有罪推定”,有着现实经验的支撑。比如, 苹果 坦承,他们的确限制了旧机型的性能;比如,三大运营商虽叫停了“不限流量”,但结果却被指只是“换马甲重推”。诸多案例都在不断强化一种公共印象:巨头们手握技术和信息不对称优势,在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上,确实有太多的可操作空间。那么,猜疑和指控,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弱者的武器”。 所以,面对“大数据杀熟”论的受欢迎,互联网平台对于具体问题及时释疑澄清,只是最浅层次的应对。巨头环绕的大时代,互联网企业如何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或者说如何重新定义与消费者、用户的连接方式,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相关阅读: 大数据+互金创业公司赛富科技破产清算 获法院受理 各地机构改革方案出台 大数据局、新“大部制”部门亮相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