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重新 试卷 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应用:优势、挑战与对策(2)

发布时间:2018-10-30 17:10 所属栏目:125 来源:安全内参
导读:政府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是指政府数据系统不受偶发的或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个人隐私、商业利益等方面。目前,中国政府数据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和治

政府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是指政府数据系统不受偶发的或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个人隐私、商业利益等方面。目前,中国政府数据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和治理挑战。政府数据安全管控弱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保障不力和个人隐私保护不够两个方面。

一方面,各级政府网站、各类业务系统、各个数据库承载着大量的政府数据资源,特别是云计算技术发展使得机构使用云应用程序数量激增,进一步导致信息向各类云端集中,一旦服务器遭受攻击,或者技术留有后门,必将严重威胁数据安全。国家大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的不足以及云端数据存储位置的不确定性使得数据监管更为困难。中国政府网站频遭黑客攻击,攻击方式日益复杂化,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境内被篡改的政府网站有1605个,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有2062个。

另一方面,敏感数据和个人隐私随着数据挖掘、聚合与开放增加泄露风险。政府数据与不同数据源的有机结合,可能导致隐私数据由独特的组合识别性能而被挖掘出来,使得敏感数据存在被泄露和侵害的风险。据《中国网名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一些复杂技术可以对个人发布前匿名化的数据进行恢复,或者通过不同数据集的属性组合生成敏感数据,这使得公众面临着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加剧公众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度。

(三)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难

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将政府数据传播给市场和社会,使其在“数据—决策—效益”的过程挖掘数据的价值;二是通过数据库、云端等平台实现政府数据在层级间、区域间、部门间的开放共享,让政府在政务服务中提升质量和效率。目前,中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还处在起步阶段,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数据开放共享不够,数据壁垒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主要体现在政府内的数据开放共享低与社会间的数据开放共享难两个方面。

第一,政府内的数据开放共享低。目前,区域利益壁垒、部门条块分割、层级沟通不畅导致政府间的数据开放共享低,协同水平差,难以适应开放共享的数据环境。客观而言,政府系统内的数据兼容性较差,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访问方式,导致单个部门业务系统内的数据难以快速复制运用到其他部门。从主观方面来讲,数据的掌控能力折射出部门的权力强弱,部门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数据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政策的缺位导致共享的数据也主要是统计数据和表层数据,原始数据仍留在政府部门内部。

第二,社会间的数据开放共享难。政府数据治理是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向政府数据平台输入数据的过程,也是政府整合、分析、统筹数据后输出社会需求数据的过程。这一双向的数据共享过程有助于增强政府掌握社情民意数据的能力,提升政府服务社会的水平。但目前,政府往往以涉密或者维稳等事由在本应公开的环保数据、安全数据、防灾减灾数据等民生需求数据方面进行有限的选择性公开,甚至通过设立门槛、附加条款等方式抑制公众对数据的需求。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数量轻质量,重宏观轻微观,重内容轻制度,重供给轻需求等问题。

三、区块链技术在政府数据治理中的应用优势

近年来,区块链的迅速崛起与广泛运用,离不开区域链的技术特性与应用优势。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全员参与、维护、存储、读取可靠数据的分布式账本系统,主要包括共识机制、点对点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时间戳、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具有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政府数据治理是以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全面管理政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与安全性,特别是面临海量、异质的数据与数据壁垒时,区域链不可逆的分布式账本系统、复杂数学算法、非对称加密技术等核心技术为解决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开放性等难题提供可能性。因此,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政府数据治理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可追溯的分布式数据系统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

在传统的政府治理体系中,社会主体的交互行为往往需要“被信任”的政府充当中介组织进行协调或出具证明,使得高度集中化的政府组织掌握着全社会80%的数据,并垄断着大量高密度、高价值的数据。政府是数据的集成者,各级政府结合自身的业务职能创建海量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是一个封闭的环式结构,受制于政府的权威性与中介作用,数据无法在全社会直接流通,影响数据的实时获取和真实性。

区块链在不同利益主体间构建一个点对点的分布式的数据系统,各主体通过访问数据系统,将各项社会活动录入区块链或确认交易,使得有关社会事务的事件、信息能在大范围、短时间内实现快速的全网广播、匹配、核查和认定。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治理活动的信息与数据只有通过全网广播获得其他主体的核实与认可后,才能被完整地写入区块链;如果数据不实或不被认可,系统将自动拒绝写入,这有助于保证数据系统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当然,全网快速广播的模式有利于上级政府部门的指令直接快速下达到基层部门,同时也能收集基层部门直接发送的真实信息,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在区块链中,数据会被全网实时监控,任何试图篡改、删除信息的行为都会被区块链记录、察觉而拒绝修改,使得新写入的数据与以前的全部历史数据一致,便于追溯。这些写入、广播、核实的全部活动会在区块链中保留相应时间戳的不可逆记录,一旦数据经过核查认定写入区块链,将会永久地存储,确保数据的稳定性与真实性。

(二)非对称加密技术与哈希算法有助于保障数据安全

数据的私密性与数据的完整性是数据安全的重要内容。区块链运用非对称加密技术、零知识证明算法以及哈希算法等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其中,非对称加密算法能验证数据来源,保护数据安全;哈希算法等匿名算法能保护数据隐私,防止泄露。一般而言,非对称加密技术是指加密和解密过程中使用两个密钥来完成,即通过对应的公钥与私钥来验证身份、加密和解密信息,以满足信息所有权的验证和签名,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为了提高遭受系统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难度,用户的公钥需要定期更新。哈希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一个数字消息所得到长度固定的字符串的密码学算法,并且不同的信息会得到不同的字符串。目前,哈希算法主要用于生成前区块地址、记录数据摘要、交互者地址与构造梅克尔数据结构等,保障数据的隐私性。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