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医疗大数据企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魅影”重重 风起太平洋的东海岸! 草木皆兵,市场一片风声鹤唳。 CBD商业精英脸上凝重的表情,街头巷尾退休老大爷的高谈阔论,家庭主妇捂的越来越紧的钱袋子,“贸易战”终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经济学词汇,带给人的是切肤之痛。 悲观的情绪不可避免的蔓延,眼瞅着A股飘绿,向着历史低点狂奔不止,特朗普有了嘲讽的理由——“关税比任何人预想都好,在过去四个月里,中国股市下跌了27%……当这些可怕的贸易协定成功谈判的时候,美国市场将继续上涨。”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GDP增速持续放缓,银行信贷收紧,P2P频频爆雷,燕郊楼市房价惨遭腰斩…… “新经济常态”成了常态。 如此“常态”之下,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可谓首当其冲。企业融资成本高企,海外关税提高,人力、土地、原材料等成本高涨,监管前所未有的严格,相较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国企,民企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愈发严峻。 ——46家民营A股上市公司宣布获得国有资本接盘; ——201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31.5%,私营企业利润增长仅为10%; ——重污染企业、产能过剩行业面临高压管控,大批传统行业中小民营企业迎来新一轮倒逼潮; …… 陕西的煤老板、河北的钢铁大王、浙江温州的“黄鹤”们以及遍布在各行各业、角角落落的“小布尔乔亚”……不少都在这股寒潮中趔趄退场。 “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下一步,私营经济不宜继续盲目扩大,一种全新形态、更加集中、更加团结、更加规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经济,将可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中,呈现越来越大的比重……” 前段时间,财经学者吴小平一篇题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触动了国人脆弱的神经线。 虽然被多方批为“无稽之谈”,但也映射出一种国人在经济下行重压下的忧虑和紧迫感。 从1981年整顿投机倒把中“温州八大王”被通缉,造成私营企业主人心惶惶,到1996年的宏观调控中类似巨人、三株、秦池、南德、亚细亚等不规范民企纷纷倒掉,2004年的银行惜贷、监管加强让许多民企纷纷坍塌,再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4万亿重点投向基建等国有重大项目…… “国进民退”的魅影一直时时浮现。 “国家队”入场 其实,相比于处在凄风苦雨中的传统行业,作为新兴产业的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 根据国务院40号文件,到2020年,全国医疗及健康行业市场规模会达到8万亿人民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并提出到2030年达到16万亿的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整个医疗行业信息化投入占比在1%左右,当硬件、基础软件完成采购后,预算会向大数据倾斜,因此未来医疗大数据领域至少是个千亿级市场。 更何况,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被认为是下一场技术革命的风口和驱动力。 产业前景不可想象,这是一片澄蓝色的机遇之海。 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公立医院一统“医”的江湖,国内外巨头分割“药”的山头,医疗大数据产业成了国内“非公”企业狂欢的自留地。在政策与资本加持之下,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具体业务涵盖临床辅助、医院管理、远程医疗、医药研发等等多个领域,在为医疗、医药赋能的同时,也分得万亿大健康产业的一杯羹。 仅在北京地区,就有包括零氪科技、北大医信、春雨医生等等在内的数十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大数据及AI企业。更遑论中关村遍地的初创型小微企业,而跃跃欲试者更是如过江之卿,不可胜数。 野蛮生长阶段即将宣告结束。 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竞争日趋激烈,产业内的资本巨头纷纷入局。 令人尤为关注的是,“国家队”开始下场了,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2017年4月13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6月1日,卫健委和中科院共同召开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发展集团公司(筹)与厦门市国家试点项目工作对接签约仪式暨董事会筹备会议。 ——2017年6月20日,由中国移动、浪潮集团发起,国新控股、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参与投资,共同成立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在去年一年的时间内,众多国有资本联手,组建起“国家队”,初步完成了在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布局。与此同时,包括华润、药明康德等医药产业的巨头也早已经着手试水。 不难理解,无论出于响应国家战略的需要,还是市场逐利行为的驱动,掌握优势资源的“国家队”以及行业巨头们的入局,都是不可避免。 而且在外界看来,“国家队”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医疗健康这个被公立医疗机构几乎垄断的行业,加之医疗健康大数据本身的敏感属性,“根正苗红”的国企来做这件事再合适不过。对内,更易获得政府以及医疗机构的支持;对外,更易收获社会大众的信任。 比如,民营大数据企业华大基因近期就陷入“14万中国孕妇基因外流”事件的漩涡,受到外界广泛质疑,尽管华大基因已经作出澄清,但短时间内很难消解社会对一个掌握了国人基因数据的民营企业的不信任感。加之今年上半年,“圈地门”“癌变门”相继爆发,截至10月月底,华大基因市值已较年初蒸发75%。 由此可见一斑。 在医疗大数据产业尚未成汪洋大海的时候,巨齿獠牙的大白鲨纷纷入水,虾鱼蟹蚌难免沦为口中之餐? 忧虑在所难免。 “国民”共进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好”是医疗大数据产业尚是起步阶段,前景虽朦胧未明,但机遇无所不在;“坏”是医疗大数据将迎来更惨烈的竞争、更严格的监管。 强者恒强,大者通吃的互联网领域游戏法则也将生效?中、小、微民营企业会沿袭传统行业中的慢性死亡路径?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国进民退”即将来了? 至少,现在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天气渐冷,国家传来温暖的声音——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