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数据产业探秘:产值超1100亿 机构需求旺盛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初,贵州已有大数据企业8900多家,产值超1100亿元,每年有上万名相关人才流入。 “大数据”正成为老干妈和茅台之后,贵州着力打造的又一个标签,虽然这并不容易———因为在人们常规印象中,大数据这一前沿技术与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似难第一时间联系在一起。贵州先行先试之路有何阻力,又是如何突破的?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贵州,力图还原其大数据产业的差异化布局之路。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 胡飞军 一个月前,一家上市股份行的科技部、运维部、财产保全、基建和安保组相关人士,到访贵州移动大数据分公司。后者副总经理刘永红全程陪同参观走访机房和数据中心。 银行到访的目的很简单——在金融上云、去IOE(指在IT架构中,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的大背景下,银行欲通过共建数据中心的方式,更为弹性高效地存储和调用数据资源,以降本增效。 “以前大数据概念只停留在媒体报道层面,直到来到贵州,才切切实实感受到大数据产业在贵州发展的如火如荼。”参观结束后的座谈会上,该行科技部高管开门见山地说。 自2013年贵州省政府规划大数据产业体系以来,各大信息技术企业大举入贵,并为贵州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以贵阳市统计局数据为例,,2014年贵阳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仅为180亿元,2017年全市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7亿元,2018年的目标是1000亿元。 “真后悔地要少了” 上述股份行科技部高管介绍,该行近两年格外注重科技引领战略,已在华东设立两个数据运营中心,并且今年在京、沪、深逐步设立了创新实验室。 “我们建设数据中心有一定的规划期,投入使用也有一定时期。但现在IT技术更新太快了,比如规划了一个5年的数据中心,实际上3年可能就跟不上时代。耗材要报废,相关的电力配置、人员配置、设备配置都浪费了,白白消耗了社会资源。”该高管表示,“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摆脱传统自建机房的模式,我们希望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来设银行数据中心,当然隔离性要特别好,想做一个园中园的独栋楼。” 对风控程度要求最高、风险容忍度最低的传统商业银行,已在拓展数据使用边界。但这只是数字化大潮下,企业/机构寻求科技赋能的一个缩影。 贵州移动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国移动大数据中心分三期完成,现在已经建设完成和投入使用的是一期工程(包含现代化用房和一栋数据中心以及旁边的电力等配套),一期的机架有3000个,可以提供1.8万台服务器装机能力和18.9万TB的存储能力,一期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足球场大小,二期和三期的工程将分别在2018年底和2020年竣工。 然而,大数据太火了,土地居然不够用了! “我们数据中心三期共计规划是1.9万机架,21万平方米。我们特别后悔,因为政府批复给我们的地根本不够,现在已经没有拓展空间。旁边联通和电信,背后是富士康。这几年我们给一些互联网企业做数据中心,是完整的交匙工程:从前期征地、土建、机房建设,到部署上机和交钥匙都是我们来完成,所花时间通常都比对方预想的早几个月。这几年我们明显感受到数据中心的需求很旺盛,真的特后悔地要少了。”刘永红对记者坦言。 事实是,入驻贵安新区的不只贵州移动大数据中心一家。 以贵安新区中的电子产业信息园为例,继三大电信运营商后,戴尔、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华为等近300个数据项目入驻贵安新区,规划250万台服务器存储能力;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也落户了诸如微软、IBM、浪潮信息、泰豪科技等企业,信息产业规模上百亿元;2014年在贵安新区成立的云上贵州,于2017年7月正式承接苹果公司在中国内地的运营服务。 为什么是贵州? 大数据,这个创新性产业似乎与贵州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不太匹配。为什么是贵州?证券时报记者对贵安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贵安新区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2011年10月建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与安顺市结合部,以贵阳、安顺两地名的第一个字而命名为贵安新区,面积1795平方公里,目前已经成为南方数据中心的核心区,国务院首批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从贵阳市奔赴贵安新区行程约50公里,耗时一个小时左右。“这里前几年还是荒地遍野的城乡结合部,现在逐渐成为一座城,房价都因此从3000元/平方米上涨到现在的均价8000元/平方米。”刘永红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贵州移动大数据中心调研时,该司相关人士介绍,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机房电费、宽带成本、机房建设及摊销、人工成本及机房租金等,其中的机房电费成本约占据总成本的一半。 数据中心业务耗电主要是空调设备和服务器等IT设备的耗电,而空调设备的耗电又是最多的,这部分主要受数据中心所在地周围的温度影响,温度越低和温差相对小,空调的耗电就越少。 位于北纬24度至29度之间的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 “凉爽的气候,适合数据中心的建设,自然气温环境对其影响小,耗电较为均衡,利于产业的发展。”刘永红表示。 此外,贵州省是“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电力资源丰富,还具备比其他省份便宜一半以上的电价优势,解决了数据中心耗电量大的痛点。 “为了支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协调电网给出了一个比较优惠的电价政策,最低的价格达到每度0.35元。”刘永红表示。据工信部统计,全国大数据中心平均用电价格为0.87元/千瓦时。此外 ,记者了解到, 沿海地区用电价格高达1.5元/千瓦时,是贵州的好几倍。 此外,贵州地质结构稳定,不在地震带上,少有大旱大涝灾害,为数据中心长期使用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基础。 贵州还积极推出了系列鼓励政策,吸引BAT等企业巨头和大数据人才。 4年前,贵州出台相关文件,在建设大数据基地、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和引进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例如,投资1000万元及以上的大数据企业,从企业投产运营之日起3年内,企业所交纳的省级以下税收地方财政留存增量部分,由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全额补给企业;投产运营3年以上5年以内的,以减半方式给予支持。 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大数据企业,可享受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同时,为降低企业成本,除了优惠电价,贵州还给大数据企业补贴宽带费用,大数据企业自用宽带租赁费由所在市、县政府给予50%的补贴,每户企业每年补贴不超过50万元,补贴期可为3年。 此外,从财政上,贵州省整合贵阳市、贵安新区设立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4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用于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 “关键还是人才” 市场规模、占有率、营收只是几个简单的数据,是一个产业发展的结果。但产业的发展绝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掣肘与困难,是难以在数据上看到的。 就在上月末,云上贵州参加了由中国保密协会主办的“2018年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展示了安全防护体系和政务云密码解决方案。这家公司此前曾遭遇潮水般的质疑声。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