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数据 创业者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场馆完成全要素测试,智能测温贴投入利用,冬奥筹备深入细节

发布时间:2021-11-12 15:16 所属栏目:125 来源:互联网
导读:工作人员清理五棵松体育中心冰
工作人员清理五棵松体育中心冰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语揭示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近日,被称为北京冬奥会“传送带”的主物流中心临电工程正式竣工发电,标志着该场馆电力保障工作准备就绪。除此之外,智能测温贴等设备也在测试赛中投入使用,为冬奥会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当这些保障工作逐步就位,“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也顺利落下了帷幕。比赛也让赛事场馆完成了“全要素测试”,北京冬奥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已深入到细节当中。
 
 
图为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施工人员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物流中心进行临时用电设施建设工作。 侯占泉 摄
 
12天为“传送带”通电
 
位于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主物流中心,作为北京冬奥会非竞赛场馆之一,是奥林匹克国际物流往来的主要仓储物流基地,为冬奥会相关的技术设备、体育器材、服装等办赛物资提供仓储、配送物流等服务,因此被称为北京冬奥会的“传送带”。
 
近日,这条“传送带”终于通电了。近日,主物流中心临电工程正式竣工发电,标志着该场馆电力保障工作准备就绪。
 
据《中新网》报道,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抽调骨干力量69人组成施工团队,仅用12天便完成了临电工程建设任务,全力确保场馆安全可靠用电。
 
12天竣工的背后,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从今年3月22日就正式成立了主物流中心电力保障团队,同步入驻场馆集中办公。
 
除此之外,国网北京电力冬奥办副主任代贵生表示,截至目前,冬奥场馆临电建设的全部25项任务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及审核,已建设完成主运行中心、制服注册中心等4项,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等场馆在内的13项在施,临电建设完成量已超过整体工作量的50%,并将在年底前全部完成。
 
 
五棵松体育中心内的手部清洁机器人。
 
防疫保障,智能测温贴投入使用
 
除了基础的后勤保障工作之外,防疫也是本届冬奥会的重中之重——在前不久举行的“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中,已经投入使用了1000套智能测温贴。
 
据悉,这款可穿戴式医疗级智能测温贴,是目前全球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可通过前端智能体温计搭配相关管理系统,开展远程、实时、全域性体温检测,精准、快速、实时锁定体温异常人群,为场馆运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气溶胶核酸检测设备、智能箱包消杀机等防疫设备也在陆续投入使用,确保比赛安全开展。
 
针对疫情,无论是从监测还是消毒方面,北京冬奥会都将人防和技防充分结合,赋能更多科技元素。
 
除了测温贴这样的智能设备,还会利用消毒机器人、安全巡检设备、数字哨点设备等,实现防疫消毒的远程化、自动化、实时化,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
 
 
“相约北京”冰球测试赛。
 
两冬奥场馆完成“全要素测试”
 
据《中国体育报》消息,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加持下,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和五棵松体育中心这两座冬奥场馆承办的3项“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全部结束,通过了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实战演练。
 
从首都体育馆的测试赛活动期间一日完成“冰冰转换”,到五棵松体育中心6小时完成“冰篮转换”,冬奥会各个办赛场馆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经过测试,国际滑冰联合会副主席雷科宁也对赛场赞誉有加:“作为冬奥会场馆,首都体育馆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来自奥地利的雪橇运动员大卫·格莱舍尔也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场馆建设得非常好,包括顶端及赛道各个区域都很棒,看到了冬季如仙境一般美丽的景色。”
 
在这些测试赛中,也实现了测试场地硬件设施、竞赛组织保障、场馆运行机制、指挥体系运行和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的测试目标,圆满完成了“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的“全要素测试”。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