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十字路口 人工智能战车2022年将开向何方?
发布时间:2021-12-18 09:28 所属栏目:125 来源:互联网
导读:如果说2020年AI独角兽正在加速步入资本市场,那么在2021年,AI企业的上市征途可谓多舛。 12月13日午间,商汤科技发布公告称,全球发售及上市将延迟,预期将刊发补充招股章程。同时商汤科技在公告中称,公司仍致力尽快完成全球发售与上市,此次所有申请股款将
如果说2020年AI独角兽正在加速步入资本市场,那么在2021年,AI企业的上市征途可谓多舛。 12月13日午间,商汤科技发布公告称,全球发售及上市将延迟,预期将刊发补充招股章程。同时商汤科技在公告中称,公司仍致力尽快完成全球发售与上市,此次所有申请股款将不计利息细数退还予所有申请人。 而此前,商汤科技原本预计在12月16日公布最终发售价、配售结果等信息,并于12月17日正式在港股挂牌交易,从而正式摘得首次IPO企业中的“AI第一股”桂冠。 商汤科技暂缓上市,导火索主要是“外部因素”。10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将商汤科技列入投资黑名单。当天正是商汤科技为其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定价的时间。 不过纵观商汤科技的其他“小伙伴”们,今年的上市路也颇多周折。今年8月和9月,云从科技、旷视科技在科创板分别提交注册,不过截至目前,两家企业迟迟没有上市结果。依图科技自今年6月底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之后,一直没有新的动作。 除了“AI四小龙”之外,今年上市折戟的AI企业名单还很长:云知声、云天励飞、格灵深瞳、海天瑞声、禾赛科技、优必选……对于AI独角兽们而言,2021没有上市梦。 位于行业头部的商汤科技,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更是累计亏损达到242亿元。商汤科技在招股书中提到,由于AI产业还处于初期,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未来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 在高额亏损背后,是AI企业高昂的研发投入。据商汤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其研发开支分别为8.48亿元、19.16亿元、24.53亿元及17.7亿元,三年半累计研发支出近70亿。 人工智能本身所需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就比较高,而考虑到行业节奏变化快,硬件成本较高,导致不少AI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高企。 对于AI企业亏损现状,云知声CEO黄伟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希望外界对行业多一些耐心。 “我们不能一方面强调中美科技竞争,一方面无视美国在这个领域内的长期投入,”黄伟指出,“目前美国纯AI公司没有一家盈利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凭什么要求中国企业现在就要盈利?我认为这是个悖论。”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主要以应用需求为牵引。而在助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平台型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日,鹏城实验室与百度联合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双方共同研发的鹏城-百度·文心(模型版本号:ERNIE 3.0 Titan)。据介绍,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到2600亿,是目前全球最大中文单体模型,也是全球首个知识增强千亿大模型。 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分析称,目前行业内的AI技术应用存在两大困难。首先在于数据标注非常昂贵,甚至在特定场景内无法完成大批量批注,另一方面在行业应用中,行业自身的知识积累至关重要。预训练大模型的推出,则能够在不具备大量数据标注的同时保证了技术基础底座,叠加行业“基本功”便能够实现AI技术的快速落地。 科大讯飞同样在今年10月宣布将AI开放平台升级为2.0版本,首批在18个行业实现三方协同共享共创,具体包括教育、农业、电力、金融、旅游、交通、医疗、招聘等。未来,科大讯飞每年还将投入5亿研发资金联合100万开发者,进行技术赋能与合作共创,全面挖掘人工智能行业价值应用。 “过去我们更多是将单项的AI技术提供给开发者并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将技术应用到更多应用中去,”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媒体采访时,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解释称,“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推进,许多传统产业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然而具体到各个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且行业专家经验、知识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因此我们将AI开放平台升级为2.0。” 如果说今年的行业主题是不期而至的暴风雨给许多企业过于晴朗的“预期”涂抹了更多不同色彩的话,展望即将到来的2022年,相信人工智能行业在经历风雨洗礼后更加行稳致远,中国AI企业领先全球的趋势不会改变。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