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木星质量大得令人吃惊,最大的行星可以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2-10-29 10:56 所属栏目:15 来源:互联网
导读: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宇宙当中称得上巨大的天体很多,但是能够被记住的也只有那几个。 首先相对我们生存的地球来说,太阳当然已经足够大了,而这颗发光发热的巨大恒星虽然是太阳系的中心,但是它的大小却并非位居第一。 事实上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外围的木星,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宇宙当中称得上巨大的天体很多,但是能够被记住的也只有那几个。 首先相对我们生存的地球来说,太阳当然已经足够大了,而这颗发光发热的巨大恒星虽然是太阳系的中心,但是它的大小却并非位居第一。 事实上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外围的木星,它的质量达到了近2亿亿亿吨,我们也许很难对这个数字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直观地来说,把整个太阳系当中剩下的行星全部加在一起,其总质量也不到木星的二分之一,所以木星也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那就是太阳系的行星之王。 超级木星 不过这也只是在太阳系里面来看,如果把范围扩大到银河系甚至更遥远更广阔的宇宙空间的话,木星也算不上什么了,在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当中,还有很多比木星大得多的天体,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颗超级木星。 从位置上来说超级木星和地球大概相距三百多光年左右,方位接近半人马座,从天体研究的角度来看,超级木星最特殊的就是他的双星结构,这不说超级木星有两个,而是它作为行星竟然有两个公转恒星,天文学中把这样的情况称为双星系统。 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专门给三个天体进行了编号,超级木星就是“b Centauri (AB) b”,它所围绕着做公转运动的两颗恒星分别就是“b Centauri A” 和 “b Centauri B”。 观测专家专门用天文望远镜对这个双星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观察,捕捉到的图像显示,双星系统的亮度适中,而且质量确实十分巨大,能够达到太阳的十倍左右。 在它的背景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恒星,虽然亮度也很高,但是没有对双星系统造成太大的干扰。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双星系统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紧凑,事实上,如果在三者之间找到一个质心的话,从这里到三颗天体的距离是非常远的,如果从木星到太阳是一个单位,那么质心到两颗恒星以及超级木星的距离就是十个单位还要多, 大质量行星 从木星到超级木星,质量的不断升级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你肯定也不禁会继续追问,那么宇宙中还有没有比超级木星还要大的行星呢? 这里的大我们还是指行星的质量而非体积,因为体积受到密度的影响会有很大的浮动,很难作为比较的标准,而质量则相对稳定。 但是一颗行星的质量并非可以无限增长的,我们知道质量是和天体的性质直接相关的,如果一颗行星的质量达到了某个极限的时候,由此带来的高温和高压环境就会让它自己产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如果超级木星再大一点,就会发生聚变反应,最终成为褐矮星。当一个天体已经成为褐矮星之后,它从分类上就已经不是行星了,质量等级处于中等水平。 而如果质量还能继续增长,最后超过木星的八十倍,聚变反应就会再一次爆发,让它彻底变成一颗恒星,更准确地说是一颗红矮星。 所以说,按照天文学的分类,如果一颗行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那么它从各方面的性质上已经不满足行星这个范畴了,即使它的质量超过木星再多倍,也只能被另外命名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宇宙当中是不存在超大质量的行星的,而超级木星虽然质量很大,但是还没有到能够让它发生聚变反应,走向其他形态的程度,所以依然可以被称为行星。 不过我们都知道,要发生聚变反应,一般都是要有氢元素的存在,所以也经常会有人质疑,要是某个行星并不含有这类元素的话,那岂不是可以无限增大,但依然属于行星的范畴吗?那么事实到底是如何呢? 其实天体的诞生本身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律的,所有的星体最初都是非常小的一个的中心,是在不断从外部吸纳物质之后才慢慢变大的,而最初因为质量有限引力不够,所以一定会吸引大量的轻元素。 随着质量增大,才会吸引更多更复杂的物质,根据对宇宙元素的分析,氢元素在整个太空当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七成以上。 而我们的行星诞生得非常早,所以元素组成也非常类似整体结构,因此几乎不存在不包含氢元素的情况,几乎只要具备一定的质量等级,它的物质组成当中都是有这一类成分的,只不过是多和少的区分。 比如像地球这样的行星,虽然有吸纳氢元素的体质,但是奈何距离太阳太近,所以会受到太阳恒星风的影响,无法成功获得这些轻一些的物质,只能留下更重的元素,最后也就形成了一颗比较典型的岩石天体。 而那些氢元素则被吹到更远的宇宙空间当中,成为了其他行星或者天体的组成成分了。 结语 总的来说,宇宙当中的行星质量是有一个比较恒定的区间的,因为受到质量带来的压力和热量的影响,一旦超过某个节点就会出现质的变化,通过氢元素的聚变反应而走向另外一种形态,要么成为褐矮星,要么在这之后继续变大,成为恒星。 而不管是木星还是超级木星,距离这个质量节点都还有一段距离。 (编辑:ASP站长网) |
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