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的这些好习惯,分享给你(3)
根据我的习惯,如果把整个几十页的方案都演练的话,我反而什么都记不住,最后反倒给自己添加了心理上的压力。而在现场,如果前几页我讲得很顺畅的话,后面自然就会进入一种节奏,你也可以把这种节奏叫做“心流”。 13.多跟阿康学习执行的sense 提案的时候,为了赢到客户,通常都是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的。但往往这为后面留下了一堆隐患。有些东西根本就是没有可执行性的,结果提出去了无非两种结果。 一种是专业一点的客户,一眼就看出是在画大饼,结果没选你们的方案。 第二种是,你们的方案被采纳,但是执行面临各种火葬场,不仅被客户质疑你们的专业性,而且还要重新想过新的方案。 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因为策划长期在后端作业,很少有接触执行端的。 当然,不是说策划也要去跟进具体的执行,但至少在策划一个方案的时候,要从客户的可执行的角度去考虑。 14. 以消费者的视角,真实地去体验试用客户的产品 在策划人的身份之外,我们都是一个个真实的消费者。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产品的卖点、使用体验,建议真的去试用。 比如像一些快消品,完全可以自己买来用;一些互联网平台,完全可以自己下载来体验一番;对于一些自己用不了,或者比较贵的产品,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尽可能去找到身边用这些产品的人,多去跟他们聊天,或者去渠道现场观察真实客户的动态。 最怕的就是,一个案子写下来,连产品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全凭一言半语在那YY纸上谈兵术。 15.不要满足于现象,要透过现象挖掘背后原因 洞察,这个词,应该是每天都会挂在我们嘴上。洞察不是现象本身,而是现象背后的东西。所以,要想有敏锐的洞察力,平时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透过现象分析背后原因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这样。 随便举个例子,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郑爽代孕事件。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只停留在吃瓜阶段,或者激进一点的去微博骂、嘲笑当事人。 但如果作为一个优秀的策划人,这时候其实可以思考两个问题:郑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代孕现象为什么近几年会这么普遍?这些的答案,才能称之为“洞察”。 16. 去“浪”,做一个“普浪呢” 突然Cue了一下自己,这也是当时我公众号取这个名字的由来。“普浪呢”,一是取自planner的音译,更重要的是鼓励自己要学会多去“浪”。 “浪”,不一定是说,你一定要去混迹各种夜店、去到不同的地方,最重要是要不断尝试接受新生的事物,拓宽认知边界。 17.把按“CTR+S”训练成你下意识的动作 不解释,吃过亏的人都懂! 文章来源:普浪呢(ID:planner2333),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aBMT0RD-i9pY4Tr3ncYuQ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