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摸索到认知,小白在实践中的运营“三大教训”
学会舍得,会做减法,才能把运营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被动得像个乙方,日日夜夜都在因为各种需求呕心沥血。 时常有ABCDEFG们问:运营到底是干嘛的?需要哪些技能?注重哪些能力? 总觉得无从说起,因为首先运营是个很宽泛的职称概念和行为概念,其次针对不同的细分对象,他侧重的技能还是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对于运营,最好——长得乖!放得开!耍得嗨!外加活好!手快! 嗯哼,继续正文——按不同维度,小白把大致把“运营”分为以下三类 按对象:用户运营、行业运营、内容运营、规则运营、渠道运营、社区运营、产品运营;按手段:数据化运营、活动运营、新媒体运营;横向划分:运营规划、运营管理等(更多是进阶运营党统筹考虑的内容)但实际工作中,运营经常是以上细分项的多项累加,所以在特定场合下,运营时而被理解成文案、时而可以被要求是创意、时而可以又被赋予活动策划的职能、时而又可以约等于数据分析…… 你问小白“运营”需要什么技能,我只能告诉你写文案、想活动、分析数据是基础。其他的,每一项都是加分项,技多不压身。 小白摸索走来,在实践中总结了“三大教训”,无论你卖产品还是搞社区,做活动还是编内容,万变不离其宗。 教训一:你要不了“全部”,要学会专注众口难调,不要指望煮一锅能满足所有人的汤——要专注于你的核心受众。这里的受众指的就是你所运营的产品的用户、内容的读者,或者活动的参与者。 第一步:定位你的受众首先要用最粗浅的范围圈定和认知判断搞清楚——你的核心受众的身份及相应特征。比如怀春少女不会为你精心准备的四季菜谱感兴趣,她们偏爱矫情的文艺小清新;居家少妇不会喜欢实用的职场干货贴,收纳指南可能才能让他们乐于反复研究。对付不同的群体对象,所使用的运营手段和风格必然不同——不要企图一次性打动所有人,打动你的核心受众就足够了。 就像这篇文章,实际上,从来不敢想着让每个读者有所收获,但我要对目标受众——运营初学者负责,至少让他们觉得花5分钟读完不是浪费时间。 第二步:挖掘受众需求你可能需要通过一定手段去挖掘——这部分群体要什么?以及构成群体的个体们的共同诉求,而定量问卷和定性访谈是最常见的手段。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个体们的共同诉求”不等同于“个体诉求”,而是作为单个独立“人”的诉求。 比如:某产品运营的对象可能是一线服务人员,那么这个群体想要的是客户反馈的问题真正被响应、解决,但“个体的共同诉求”是工作价值的彰显和能力的提升。 那么你的运营手段要围绕他们的诉求尽可能地耍花样——比如搞培训,让个体所希望得到的个人提升与参与产品所需要的技能相结合,制定例如“怎么提一个好问题”这样看起来与产品无关又提升自身能力的课程;比如搞激励,让个体所希望的工作价值彰显与直接的升职加薪相挂钩。 第三步:找准产品定位通过竞品分析,你会发现自己产品或者平台与同类竞品之间的优劣势;总体而言,是能找到自己产品的定位。专注于自身产品或平台对用户的诉求,才能在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互联网+”时代,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做好受众及产品本身的定位,专注于自己的取舍之道,自然而然,你能枪毙掉80%以上看似很精彩很巧妙,但实际上不符合你受众胃口的点子。 先别偷看答案,思考后自己打开手机应用商店,看下APP的简介。 教训二:你做不好“全部”,要学会“偷懒”小白英语不好,但唯独对这两个语义对比印象深刻:make it & make it happens。前者重点在于make,强调制作的过程,而后者的重点在于happen,至于怎么happen,那就看到运营本事了。 虽然前面讲到运营技多不压身,很多时候可能要包办各种,特别在创业公司或者预算较少人手紧张的项目组,可能从前期策划、创意文案、视觉美化到渠道投放和数据统计。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执行层面的事情。 规划层面,你要做的是学会“偷懒”,让更多的“相关部门”联动起来,并且在事情本身找到“合作价值”。别以为这里的“相关部门”还像演讲稿里的“相关”那么空洞没内涵。实际上,这里的相关学问大着去,你要做的是找到你所推动的项目价值和其他团队的业务目标的结合点,然后游说他们入伙,和你一起make it happens,这样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比如,还拿某个旨在促进客户问题高效流转的产品而言,与HR团队可能关注的共同点可能是——哪些同学对客户问题响应最及时、解决最高效,所以我能不能跑去问问HR姐姐能不能关注我这个平台上大家的处理指标;同时,培训团队可能关注员工本身的成长,所以我能不能把本身我要做的培训交给更加专业的培训团队,让他们结合员工成长的能力模型,开发系列的课程。 你永远没办法包揽全部,也不可能在每个事项上都做到最精通最强有力。把事情交给更专业的人做,寻找共赢点,让“相关团队”与你一起推动项目进展,学会借力,永远比自己蛮干事半功倍。 实际上,这里讲的是,“资源合理化利用”以及“协同的力量”。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运营更像务虚。关于务虚,小白一直觉得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教训三:你做不完“全部”,要学会放弃刚工作那阵,几乎是每天12个小时以上,一周7天都在工作。(以为价值观爆棚,其实真的是太笨) 当自己想不出创意,别人提的需求永远比你执行的多和快。当自己有了点子,总觉得每一件事如果不做到极致其实就白白浪费了想法。然后即便全身心投入,价值观满满,最后的结果往往“然并卵”。 实际上,围绕用户及阶段目标建立运营的取舍之道非常重要。才不会导致:什么都想要,然而即便有“一箭双雕”的好事;那个箭也是先穿过一只再穿过另外一只——这说明目标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 最好像给普通事项列优先级一样建立一个矩阵图,然后把自己看重的因素分别画在两个坐标轴上,然后把你的或者你接收到的各种点子进行排布,最后选出最优、或者说最适合在当下投入最多资源的活动中。其他,统统候着。 当然,取舍之前,需要你对运营的对象有个中长期的规划,写清楚你的目的、目标、对象、里程碑和预算,先去和你的上下游取得一致,十分重要。至少,确保你们有对话的共同语境,不会事情做到一半,反过来为基础性的内容争执不下。 另外,取舍之间,有一些基本的原则。 其一,不以阶段目标为导向的所有活动、创意、策划都是耍流氓。比如说,A产品目前想打造的品牌认知是“有情怀”,然而你推出的海报如下列风格那显然不符合期待。即便是很有视觉冲击力,也应该放弃。 其二,时时刻刻记得你的受众定位,不要自嗨,不要YY。作为运营,你不能是你,你应该是你的用户。你的需求不一定是用户的需求。 最后,成本意识,ROI(投入产出比)永远是运营不能忽略的因素。你不可以任性地因为要落地一个绝佳的创意,投入一堆资源仅仅为了落地。活动也好,产品改造也罢,你要评估的是,投入之后带来的究竟是多大的收益。 学会舍得,会做减法,才能把运营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被动得像个乙方,日日夜夜都在因为各种需求呕心沥血。 最后,分享几个经常用到的网站【资讯理论类】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关于产品、关于运营,从理论分析到实践案例,更新快,角度新,对于初学者其实是很好的知识储备资源。 梅花网:营销创意、案例、活动,助你脑洞大开。 【视觉图库类】 站酷、花瓣网、视觉中国、第一字体转换器:都说运营是多面手了,当你的设计师没空搭理你,banner神马的信手拈来,不在话下,图库及创意素材。 【制作工具类】 H5制作神器之“MAKA”,亲测简单好用,界面舒服,web版本与app都有,让创意制作随时随地。另外还有,暴漫制作器、词云制作器等。 ……实际上,作为运营,多种手段去get到各种你要的资源是最重要的能力。上述这些网站只是提供给小白的入门级网站,进阶中的运营同学,一定会有更棒的资源库,期待分享哦…… 作者:陈筱铓,个人公众号:Tooome2017,阿里巴巴产品运营,从0到1,和神经网络式客户体验管理平台(9点电台)共成长。 文章作者系 @陈筱铓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