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品牌的竞争压力,小品牌可以试试这三个品牌策略(3)
在人的天性里,一般都会认为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在短期里带来看得见的利益,这种做法对很多重视KPI的公司来说很受欢迎。事实上,对于资源比不过大品牌的小品牌和公司来说,学会牺牲短暂的利益,才是长胜之计。 这里讲的牺牲策略,指牺牲企业中的一些非重要的市场布局,把更多资源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上。 商业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就是 90 年代苹果公司的案例。当时苹果公司面临即将破产的危机(并不像现在这么风光,面对着微软等大品牌的压力,当时也只算是一个小品牌),后来乔布斯回归苹果,挽救苹果的主要做法,就是采取了牺牲策略——把 15 个产品机型号和其他多个业务等狂减少到 1 个左右,把有限的资金等资源集中到最重要的一两个产品上。 乔布斯当时也跟战略家鲁梅尔特说“我们的产品线太复杂了,耗费了公司大量的资金”。 我记得在我中学时的语文课本有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叫“田忌赛马“。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差劲很多,一般来说田忌是输定了。但当时田忌的军师(相当现在的顾问)采取了牺牲策略——放弃下等马的获胜,用来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然后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最后三盘两胜,田忌成功获胜。 假如你是做茶饮类的品牌,面对着喜茶、贡茶等资源丰富的市场竞争强手, 你如果和这些品牌比谁更多茶饮品种和盲目开更多门店,可能倒闭得更快。而如果采取“牺牲“策略,先放弃一些不能带来最大价值或长期利润的产品,去集中资源做好几款最重要的产品,后期再考虑其他品种,可能这个策略会更有效(此想法仅供参考)。 可见,在资源比不上大品牌时,放弃某些不重要或对长期发展不利的产品业务,比盲目地分散资源的做法更有效。 4. 总结 小品牌在面对大品牌的竞争压力时,并不是盲目地采取“跟从“或”比大品牌做得更好“的策略选择,而应该根据自己品牌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更适合自己的策略。怪兽先森在本文就讲了三个可供小品牌的做参考的策略:
说明:
作者:怪兽先森,一个致力于让营销更简单、实用的营销人。微信公众号:怪兽先森(ID:Mister-shou)。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