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屏的“圣诞帽”是意外造就的“骗局”?5000字还原事件始末(2)
第四类用户:商家 第四类用户就不是单纯的个体了,而是各类商家等。主要是围绕热点通过推出H5/小程序等协助用户戴上小红帽,以增加公众号、订阅号的关注度。 以下例子或许能帮助你更好理解用户心理—— 朋友给我发的时候,我觉得是假的,回了句“那我等着看你的帽子”,不一会儿她说“你看!有帽子了!”,然后,我就傻傻的在知乎上跟别人说,这是真的 o_O 后来发现被骗,也开始骗起别人来。 也有网友表示,觉得这个很可爱啊。很多人知道是假的,还是转发一下,然后在乎ta的人或者是某个好心人就会帮tap一下图,这多可爱呀。 也有同学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圣诞节到了,单身汪开始无聊找乐子! 另外,对于小部分持怀疑态度的用户来说—— 这个东西腾讯要做的话,从技术上来说完全可以实现,也可能存在动力去做这个东西,有人以为微信团队真的做出来了,也是很正常的。 2. 刷屏要点分析——为什么就火了? 这个案例属于朋友圈流行的病毒式传播,具有爆发性、参与门槛低、贴合节日热点、趣味性、高反响的特点。 回到圣诞帽刷屏的几个要点: ①高爆发性:话题突然从 22 号晚上 10 左右兴起,忽然在朋友圈迅速扩散,基本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能看到 20 条以上。 ②参与门槛低:对于用户而言,只需要转发一句话,就可能有人帮忙p图;就算没人响应,自己p一个也简单,修图软件几秒钟搞定,还能假装有人理。 ③贴合热点:节日热点本身就属于好蹭而且不出错的。加上当时的时间点正好是中国阖家欢聚吃饺子/汤圆的冬至&美好的周五晚上,周五和节日,加上马上到来的圣诞,使小伙伴们都沉浸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 而各种实验证明,轻松愉悦的心态会让人的接受度更广,且更愿意去做一些平时压抑状态不会做的事情,因此为圣诞小红帽事件营造了传播者和被传者的良好氛围。 ④趣味性:在即将到来的圣诞前,给头像加个应节的小圣诞帽,既好玩、富有趣味性,(如:绿色圣诞帽就是一个用户“玩心”的好例子),又不会变丑,通过p图还可以展示更美的一面(如:在适当的位置加上了小红帽,通过小红帽的大小,衬托出小脸蛋完美的比例,还可以再进行一键美颜、一键化妆等)。这实际上就给了用户很大的传播动力,有了质量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⑤社交需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