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播大战中杀出,成立三年的映客终成上市梦(2)
同时,映客也曾开发社交直播、添加短视频功能、引入游戏直播,官方签约主播机制作等尝试,但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芝士超人也因为一纸限令巨额投入打了水漂。 但这却使得映客月均每付费用户充值金额却持续增长。 根据招股书显示,在2016年第四季度172元外,2017年第四季度每付费用户的充值金额甚至达到673元,环比增长54.36%。对于2017年第四季度充值金额大幅增长,映客把原因则归结于推出了直播对战及千人千面推荐等新功能,并提及这两项玩法也是2017年第三四季度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及每月付费用户数量分别在回升的助推因素。 曲折的上市之路 回顾映客的融资之路,发现其拿钱比其他创业公司更顺利且幸运。 创业阶段(2015年7月)就拿到了老东家多米在线的1000万进行天使投资。A轮遇到了有“独角兽捕手”之称的的朱啸虎以及赛富基金、金沙江创投、紫辉创投的2500万元A轮融资,2016年1月获得昆仑万维领投A+轮8000万融资,同年9月,A轮股东追投,腾讯跟投,映客估值70亿。 2017年6月,映客借钱给宣亚国际试图通过“卖身借壳”的方式来曲线上市。3月后,账面现金只有3.3亿的宣亚国际以向股东借款的方式,以28.95亿收购估值70亿的映客约48%股权,其中约21亿元借款来自映客的原股东。宣亚国际却仅需付7.39亿。 此外,这场被外界称为是“自己借钱给被人来收购自己“的财务游戏,在行业内争议极大。 这也引起了监管的重视。 这起收购案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蛇吞象”,映客被质疑“自己出钱买自己”,变相“借壳上市”,从而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 12月底,宣亚国际发布的一纸公告宣布终止收购映客,为这场历时7个月,被业界视作“蛇吞象”的重组案划上句号。同时也是映客的上市之路戛然而止。 但好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努力,映客今日终于在港敲钟。 减少对直播业务依赖 根据招股书显示,映客其业务主要分为直播业务、网络广告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而公司收入大部分来自直播业务: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期间,直播业务所得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6%、99.8%、99.4%。 这也反映出映客的困局:过度依赖直播业务,变现模式单一。因此,映客透露,未来将会聚焦在广告业务发展、娱乐产业链化和多元化行业三个方向。
一直以来,映客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一直坚持泛娱乐直播的平台,因此在秀场直播外,奉佑生也提出了“直播+”,去年9月上线的5.0版本,在首页底部导航新增附近功能,还增加了直播PK以及狼人杀等社交玩法。 从去年起,映客打造了“樱花女神”、”映客先生“专属IP,并为获胜的头部主播们打造量身原创直播综艺,意图平台产业化。 同时映客了引入两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深圳上市的分众传媒旗下Nova Compass Investment,以及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Bilibili Inc.,这也被行业认为,映客开始大力发展广告和游戏业务。 对于映客未来的大方向的发展战略,奉佑生透露,接下来还会下沉到二线、三线。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