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这一年(2)
此外,BAT等互联网巨头也配合国家监管政策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腾讯查封了一批币圈知名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宣布已完成所有使用商户号进行虚拟币交易的清理;阿里巴巴开始限制虚拟货币交易,百度则查封了“虚拟货币吧”、“数字货币吧”等相关贴吧。从国家层面愈发严厉的监管到BAT的联手封杀,这些行为无疑让币圈的寒冬更加凛冽,同时也让虚拟货币的炒作被迫谢幕。 值得注意的是,与严厉打击,整治虚拟货币,ICO不同,国家对区块链技术则持积极的态度,并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早在2016年10月,工信部就发布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路线图。之后国务院出台的“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战略前沿技术并在其他国家之前进行布局。 2018年4月11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正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也表示,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区块链的前途。 根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6月,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区块链相关企业共9千余家,具有投入产出且具有商标的区块链企业有425家,我国区块链产业规模约4.5亿元,区块链相关产品交易、教育等衍生产业的规模约为20亿元。我国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包括北京、贵州、广州、福建、浙江、香港等十八个地区出台了区块链政策,在金融、办公场地、人工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杭州于2018年4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以区块链为中心的工业园区;深圳市政府启动了一项高达5亿元人民币(79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以甄别有前景的项目,并在该市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不久前深圳市还开出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宣告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首个试点城市;雄安新区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涉及租房、“千年秀林”工程、政务等方面,让区块链融入城市的建设发展。 此外,BAT等区块链巨头也已入局区块链,推动了区块链在金融、供应链、医疗等各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应用。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近日公布的《2018年全球区块链专利企业排行榜》显示,百强榜单中大陆企业占半数以上,BAT均上榜,其中阿里巴巴以90项专利排名首位。 阿里布局区块链物流网,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产品溯源,菜鸟还将结合区块链与物联网,打造一条去中心化的可信赖全球供应链追溯体系;蚂蚁金服区块链携手航天信息悄然试水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其还开始试点区块链电子发票业务,未来计划在多个行业场景推广使用。目前阿里生态已经落地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包括食品药品正品追溯、跨境手机转帐、电子票据等。 腾讯则打造区块链金融平台,16年5月31日,腾讯在大本营深圳参与并建立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旗下微众银行成为腾讯布局区块链的发轫者,推出了基于腾讯云的联盟链云服务(Baas),同时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腾讯还与中国银行合作,共同成立了“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测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应用程序领域的使用。 百度发行了“中国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ABS”,推出了游戏项目“莱茨狗,还上线了区块链原创图片服务平台“图腾,近日还落地海南成立区块链技术研发新公司“度链”。 京东2018年3月发布了《京东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对于联盟链的构想做出了清晰的阐述;8月份,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BaaS正式上线,正式实现对供应链的全方位监控和监管。 今年6月20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名为《区块链及其在公共领域的应用》的报告。报告指出,区块链的运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官僚主义带来的不便、减少代理商之间的冲突、通过智能合约促进自动化。同时,报告表明,全球至少有45个国家已公开启动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其相关规划应用超过200项,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3%。 然而,全球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对区块链概念的探索及开发阶段,聚焦在测试初样及大规模应用的在少数。除去战略研究层面及金融领域,当前各国政府主要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公民信息(美国)、交通(丹麦)、土地(格鲁吉亚、加纳)、社会福利(美国)等方面。 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对于政府及众多行业都有着无法忽视的优势,但也无法避免其技术本身带来的局限性与挑战:首先,一旦数据上链,即不可更改;其次,对政府管理权利的挑战;最后,选取什么样的共识机制有待根据不同应用做出合理的选择。
马云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演讲中称“区块链不全是比特币”,就像币圈的凛冽寒冬并非区块链行业的全部故事,币圈的寒冬也许正是区块链的春天。目前区块链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商业模式也未成型,整个行业就像是孩童般需要有人引导着成长。 国家对ICO、虚拟货币的严厉监管,有利于整治行业乱象、规范市场,同时也降一降数字货币炒作的虚火,推动区块链技术寻找落地场景,真正走向应用。2018年是区块链应用落地元年,行业已进入了从技术探索到产业应用的阶段,或许监管重压之下,才能摧毁泡沫去伪存真,当烟花散尽、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精华。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伴随着争议和变革,区块链行业未来还要经历不断地探索和试错,至于结果如何,一切都只能交给时间。 ![]()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