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电商死因:佛系购物 V.S. 世俗营销
注:电商业务天生有AI化潜质,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表达出内心的一部分需要, 从而顺理成章地诞生了新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佛系朋友有三好:善倾听,肯借钱,易推倒。 但有一种场景会让人抓狂,对于组局者来说,最难搞的绝对是佛系好友: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佛系? 因为平时见过的套路太多了,相当于提前经历,建设了足够的心理预期,真正遇到的时候就没有应激反应。 佛系用户看破的不是红尘,而是套路。比如平时见惯了打折促销,对双十一双十二的折扣力度不那么在意了。 这么说来, 最容易遇见佛系用户的,就是电商了。 离钱最近,营销最6,套路最多。 作为理性分析派的电商产品经理,相信你内心有一堆公式——
遇见白领套公式2,遇见大学生用公式1,遇见程序员公式 3 妥妥的…… 遇见佛系用户呢? 尼玛……ta们是谁?ta们长啥样?ta们在哪?ta们就是公式中的误差参数吧! 在佛系用户看来,你俗不可耐的营销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ta们面无表情的点击点击点击,再核对一遍早就准备好的购物车,分享商品页,领券,付款,关掉APP,删了分享,继续面无表情的刷朋友圈。 这就是为什么电商竞争逐渐向折扣力度竞争转变。 旧电商一直在进化,痛苦,艰难。 不管O2O,还是新零售,又或国外无处不在的Omnichannel,本质和扩品类一样,都是为了让电商“地盘”越来越大,将电商APP塞进每一个可能产生消费的场景。或者这些对佛系用户或许好使,前提是他们愿意去线下体验。 内容类电商火了礼物说、蘑菇街等一批平台,但随着用户淘货成本的进一步上升,此类平台的可信度大大下降。导致GMV中80%以上都是大品牌的爆款,而这些爆款是利润最低的。 做品牌似乎很美,但又有几个小公司能专注并且坚持呢?你可以选择死磕一件衬衣,但很快就被各种营销套路挤压的开始怀疑人生。 有的转向垂直品类电商,信仰小而精就是未来,但现在最贵的就是流量,很难想象一个新兴母婴平台能一边做广告投放,一边发优惠券拉新,最后还维持盈利。 跨境电商的背景都不简单,要么背靠一带一路,要么有大牌独代资源,但是 18 年监管要更严,以及,还记得禁韩令吗? 还有社群电商、社区电商、大企业内部销售等等,就不说了,连基本用户体验都不周全(如质量、价格、物流速度等),微商更是上不了台面。 作为电商行业从业者,这些套路你可能没有逐一尝试吧? 遗憾的是,你的用户都试过了。 因此,大型电商平台(亚马逊、阿里巴巴、eBay、京东等)除了继续争夺原有业务之外,都在探索和佛系用户更好相处的方法。目前看来,人工智能似乎成了最佳选择。 其他旧电商们都在犹豫,要不要把AI当成新战略。 值得庆幸的是,电商业务天生有AI化潜质,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表达出内心的一部分需要, 从而顺理成章地诞生了新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编辑:ASP站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