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网络诈骗白皮书(2)
“毒”——木马病毒是2016年比较热门的一类骗局,不法分子通过冒充亲朋好友或官方平台,诱导用户点击恶意网址下载有毒的apk包,一旦安装便可控制手机通讯信息,通过拦截支付验证码来盗取资金。与以往广泛撒网式的发送诈骗短信不同,如今这类骗局多借助于个人信息泄露,在掌握用户真实资料甚至是实时性很高的个人信息时,用精准化的“私人订制”式的手法行骗,用户上当机率很高。9月,有媒体曝光一手的、隔夜的京东网购订单数据一条可卖7元;12月,网络盛传南都记者花700元就买到了同事行踪,包括开房记录、手机定位在内的11项隐私信息,这些事实让不少网友不寒而栗。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像是在裸奔。据安全联盟了解,网友由于秀晒炫、资料处理不当等泄露的个人信息只是少部分,而更多地,是公共服务平台、各类网站系统的客户信息被内鬼泄露、黑客盗取及层层倒卖,个人信息买卖已发展为地下黑色产业链。 二、老套路推陈出新 新花招层出不穷 就欺诈骗钱类型再进行细分可以看出,骗子骗钱的由头覆盖了网友们生活、工作、娱乐、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中奖欺诈、假冒银行、网购退款依然是热门的诈骗手段,而新生的虚假兼职、金融互助、APK木马、虚假红包等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诈骗手法结合了新的通讯信息工具和社会热门趋势,爆发出更大的危害,也使得骗局更难以识别。 老式传销已翻新 拿传销来说,危害之深已不必多言,国家与媒体的知识普及让一般民众对传销都有基本认知。但是,当传销披上互联网外衣,转变为线上模式,却让一大批人迷了眼,被骗得倾家荡产。最典型的当属金融互助类欺诈,犯罪团伙以高回报、零风险的承诺吸引网民投资或购买虚拟金融产品,并以“拉人头”的模式快速发展会员,类似3M、百川币、YBI币等打着金融互助服务的庞氏骗局层出不穷,更有许多打着解冻民族资产、海外新型投资名头的虚假项目荼毒投资客。 而微信等社交平台也成为了网络传销的温床。2016年9月,移动互联网传销第一案——“云在指尖”特大微信传销案告破。云在指尖开发了一个在线购物、支付、返佣功能的微信商城,通过“收入门费”、“团队计酬”和“拉人头”的混合传销模式,非法获利6.2亿元。如今,网络传销已发展出“多级分销招代理”的电子商务式、“消费多少返现多少”的免费获利式、“刷着微博月入10万”的网上创业式、“幸运博彩投1赢10”的网络博弈式、“买保健品拉人入会返50%”的爱心互助式等等形式,忽悠、麻痹着从青少年到老年的众多群体,而这一切都围绕着短期快速获利的核心。 新兴骗局已上路 同时,新型诈骗也随着许多互联网新事物、新工具的普及而诞生。2016年上半年,朋友圈频频被“二元期权”投资刷屏,一些金融平台声称这是一种稳赚不赔收益颇高的新型期权投资,但深究其规则,本质却是赢少输多的赌博行为。银监会于2016年4月对此发布风险警示,微信公众平台也于11月发出公告明令封禁,但不少平台仍在不停吸纳投资者,甚至不惜以新事物出现遭受挫折的说辞进行洗白。 12月,微信公众平台又一纸公告禁止了“宗教性捐献”内容在朋友圈传播,原来许多非宗教团体在微信内开展供佛、放生、祈福等活动,让香客们花重金购买虚拟的供品和法器,伺机圈钱诈骗。 随着凡事“扫一扫”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利用二维码诈骗的犯罪行为也是屡屡出现。网上买东西,店主让发微信付款码更方便,然而不是面对面付款,对方随意输入金额扫描后,卡就被刷爆了;网友发二维码让帮忙投票,然而却是支付宝的登录验证二维码,一秒就被盗号;餐馆的收款二维码被偷换,骗子月入上百万,顾客老板都懵逼;共享单车、违停罚单被贴上个人收款二维码,差点还以为解锁了新的付款姿势。这些场景,常常让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小白或接触互联网不深的中老年群众深陷其中,被骗了都浑然不知。 三、骗子:哪里有钱,我们就在哪里 将举报信息来源进行分类,诈骗源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向“钱”看齐的形势。从省级行政单位层面来看,诈骗犯罪行为主要分布在北上广、长三角、内陆经济大省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排名前十的省份包揽了全国诈骗信息的65%之多。从市级行政单位层面来看,诈骗源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排名前14名的城市,占据了全国诈骗举报量的一半,并且以南方城市居多。多年发展与历史积淀,造就我国南方的经济更为发达,城市群更密集,并且有更多的贸易区域、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等等,为骗子“施展拳脚”带来了便利。 将诈骗举报量与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GDP增量相对比,可以看出,除去个别区域,GDP增量和诈骗举报量成正相关线性关系,这也直接印证了经济发达地区诈骗高发的结论。 从图中还发现一个特例,江苏省的诈骗举报量占比远低于其GDP增量占比,而观察城市对比图同样可以发现,苏州市与南京市也呈现相同的逆势表现。安全联盟发现,在2016年,江苏各市纷纷建立起反欺诈平台,组建反欺诈中心,各市的公安、运营商、通信管理等部门联动出击、互相配合,全省在治理网络诈骗方面动作不断。我们有理由认为,此番联动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安全联盟也认为,治理网络诈骗是一个长效的、需要各方配合驱动的事业,犯罪团伙集团化作案的今天,也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响应,积极合作,并且善于利用反欺诈的工具、系统和技术,进行全面且深入的打击。 四、骗子:哪里有热点,我们就在哪里 (编辑:ASP站长网) |